2025年8月25日
是第九次全国残疾预防日,
今年的主题是:
“预防伤害致残,共创健康生活”
残疾风险伴随每个人的全生命周期,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残疾的发生和发展。让我们共同关注残疾预防,守护个人、家庭和社会的健康与幸福!
一、残疾预防,从生命起点开始
1. 婚前孕前保健,预防出生缺陷
✅ 婚前医学检查:及早发现遗传病、传染病等风险
✅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:科学备孕,减少胎儿发育异常
✅ 补充叶酸:预防神经管缺陷,降低先天残疾风险
2. 孕期健康管理,保障胎儿发育
✅ 定期产检:监测胎儿发育,早期发现异常
✅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:如烟酒、辐射、有毒化学品等
✅ 预防感染:如风疹、巨细胞病毒等,可能影响胎儿健康
3. 新生儿筛查,早发现早干预
✅ 听力筛查:避免因听力障碍影响语言发育
✅ 遗传代谢病筛查:如苯丙酮尿症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
✅ 早产儿、高危儿管理:定期随访,减少发育迟缓风险
二、减少伤害致残,守护生命安全
1. 交通安全,预防事故致残
系安全带、戴头盔,避免交通伤害导致脊髓损伤、颅脑损伤
儿童安全座椅,保护婴幼儿乘车安全
2. 居家安全,预防跌倒、烧烫伤
防滑地板、浴室扶手,减少老人跌倒骨折风险
安全用电、妥善存放热水,避免烧烫伤致残
3. 职业防护,避免工伤致残
规范操作机械,佩戴防护装备,减少职业伤害
避免久坐、不良姿势,预防腰椎、颈椎病
三、慢性病管理,减少疾病致残
1. 控制“三高”,预防心脑血管疾病
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管理,降低脑卒中、冠心病风险
2. 科学康复,减少功能障碍
脑卒中、脊髓损伤后早期康复,提高生活质量
关节疾病、肌肉萎缩康复训练,避免残疾加重
3. 心理健康,预防精神残疾
关注抑郁症、焦虑症,及时心理干预
社会支持、家庭关爱,减少精神障碍致残
四、残疾预防,全社会共同行动
个人:提高安全意识,学习急救知识,定期体检
家庭:营造安全环境,关注老人、儿童健康
社会:完善无障碍设施,推动残疾预防科普